“与祖国同行 为光明喝彩”我与光明的不解之缘
“妈,我告诉你一件事!”母亲看着我兴奋的样子答道:“怎么啦?”“我和新单位真的好有缘分!”。我不禁哑然失笑,真没想到有如此境遇!这种境遇引发我的思绪穿越了二十多年,串起一个我与光明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家人对故里的追忆
和那一代“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青年一样,我的父母在那个“红色年代”随单位支内整体从上海迁到武汉,我由此出生在江城武汉。虽同属长江中下游地区,吴越文化和荆楚文化还是存在差异,我们这些“下江人”(武汉人对长江中下游江浙沪人的统称)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大武汉中的小社会,伴随着叽哩呱啦上海话、绍兴话、无锡话、苏州话,我长大了。
尽管在武汉生活了很多年,母亲、外婆、奶奶总是不厌其烦地回顾在上海的过往(感觉上海女人对“根”更“执念”)。在他们的记忆中,长江、汉水河远没有黄浦江、苏州河亲切;在他们的感情世界里,武汉永远没有上海好!在他们的唠叨中,我知道了我的故里—普陀苏州河畔,还听说外公在附近的太平里挺有名气,开了家不小的茶馆。外公经常自豪地说:“讲到太平里里厢格老娘舅,伊拉才晓得是我!”
外公外婆到老都没学会武汉话,同时,由于他们年事已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回到他们魂系梦绕的故里。
外公外婆走后,苏州河更成为母亲追忆故乡的主要线索,故里也成为母亲怀念亲人的精神寄托。久而久之,苏州河畔的故里也成为我挥之不去的向往圣地,我想,苏州河一定很美,河水清澈、杨柳倒垂、鱼虾成群;故里一定是庭院深深、幽静素雅、邻里和睦。
二十五年前的失望
十三岁那年,我随父亲来上海,父亲办完事后说:“我们去找找你妈家的老宅,那里或许还能打听到失散的亲戚呢。”不知挤了多长时间的公交车,我见到了家人日夜念叨的苏州河——伴随着一阵说不出的怪味,终于,此时的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墨水似的河水漂浮着各类垃圾,恶臭扑鼻;看不到河水流动,甚至看不到一个气泡,毫无半点生气;河堤破损,杂草重生,让人不能驻足,接着,我们来到了一大片旧式住宅,我好奇地张望,弄堂口卖菜的小摊贩很多,不时传出吆喝;弄堂里二楼几乎家家都伸出晾衣竿,被单、被褥挡住了视线,裙子、内衣迎风“飘扬”。在狭窄的街道穿行后,父亲说:“差不多就在这儿吧,你妈说近苏州河畔、叶家宅路附近就是了”。我真的不敢、不想、也不愿相信这就是我家人向往的思乡圣地。多年来的幻想霎时被击得粉碎,美感瞬间被抹杀!
我怀着极其失望的心情回到武汉。我想,我再也不愿去提那条污水河,生怕破坏了我对外公外婆追思的兴致。
回到上海
2003年10月,母亲退休了,由于国家给予的支内回沪政策越来越明朗,她义无反顾地返回了上海,之后开始陆续办理户口迁回、身份证重办、子女投靠及享受支内回沪政策给予的回沪补贴,我调侃地说她的人生能比一般人多温习一遍。母亲心态很平,她认为自己虽然拿的退休工资比上海低(按退休地标准),但毕竟自己没在上海的工作岗位上实地做贡献,自己没为上海缴税,国家能想方设法补贴她们这批特殊人群,还是惦记着她们当初响应政策所作的贡献的。
2006年,妈妈见退休后的生活基本稳定,就想去老宅看看,也想试试运气看是否碰得到原来的老邻居。在她的再三催促下,我虽不情愿但还是和她来到长寿路附近。这次,我却不见了昔日的旧宅群,举目环望,高楼林立,我开始毫无方向感!当我试图从十三岁那年回忆起要寻找的路,真的没有了一点线索。我只好采取最笨的办法——先去苏州河,沿着河堤附近寻找。我提防着十年前那难忘的异味时刻准备屏住呼吸般接近河边,可是我发现我错了:脚下流淌的是一条充满灵动的河水,波浪起伏,绿色浮萍缓缓飘过;便于游览的堤旁杨柳倒垂,各类花木点缀于青草之间-----苏州河重现了我儿时的梦境!再向两边看,一幢幢高楼大厦沿河边拔地而起,错落有致,哪里还有老宅的影子啊!我们走近一年长的老者进行询问,“早拆了!”老者指向不远处答道“就在那边”。顺着手指方向望去,一片棕咖色的住宅楼峻立在附近,走近才知道,故宅原址上的新小区是“苏堤春晓”。
后来,苏堤春晓,我虽然没有再去,但它却也一直停留在我的心间。回沪十六年来,我先后在沪上几家知名的房地产集团公司就职,在每家公司成长的点滴,我都视为我人生的重要经历,我深知,个人的进步机会都是公司给的,脱离公司,个人发展无从谈起,如果没有公司的平台,眼界与资源无从谈起;如果没有领导的点拨与信任,个人的机会无从谈起;如果没有个人的自省,进步无从谈起,感恩于心。今年七月,我有幸迎上了上海光明房地产服务集团成立不久的春风,通过层层面试被录用。有一天,当我翻看光明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列表时,“苏堤春晓”闯入我的眼帘,“啊!”的一声,我脱口而出——苏堤春晓?!开发我母亲家故宅原址的正是我供职的集团!而且这个项目荣获了2003“中国优秀环境住宅设计大赛”综合金奖!
故事远没有结束
故里消失了,我却找到了曾经希望的梦境,我看到了她在光明的重生!这究竟是宿命还是巧合?这些天,这个自问像口大钟般不停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振奋着我的心情。
这种心情驱使我仔细阅读光明,了解光明,熟悉光明。我知道了光明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由原上海海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7月与农工商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组建而成,控股股东为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光明地产是其核心主业之一、主力舰、利润支撑。农工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具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家一级资质,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理事单位、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上海市五星级诚信创建企业。公司开发足迹遍布十省二市,近10余年来连续进入中国房地产50强、上海房地产10强企业行列,连续进入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稳健经营10强。公司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先后获得詹天佑奖、鲁班奖、白玉兰奖等重要殊荣。为进一步对接光明食品集团的大协同战略,加快光明地产由专业公司向综合性平台公司转型的过程,推进打造协同发展五大平台,为光明地产未来发展能级、经济增长、联动产业、资源整合、品牌影响等方面提升效能与速率,上海光明房地产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9年3月12日成立,由光明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是光明地产五大平台企业之一。
伴随着我对光明品牌的了解增多,我在生活中亦频繁地发现了她的芳踪:益民食品、光明冷饮、上海第一食品、捷强JOYMAX、良友(集团)、海湾国家森林公园、小木屋会务中心、东黄山旅游度假区)上海鲜花港、大白兔、农工商超市(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梅林、冠生园食品、正广和)、上海牛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上海蔬菜集团)……随着了解的深入,我更加为光明自豪为光明骄傲!我为当初应征上海光明房地产服务集团最后通过层层面试而庆幸,没有当初的选择,就永没有机会引出我与光明之间这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没有机会续这个跨世纪的三代不了情!
25年前老宅和周边的景象是真实的,它反映的是当时的民生生活,当时是90年代,正处于改革开放妊娠阵痛带来的疑虑与初步成果显现进行信心博弈的开放初期;25年后,重生的故里和周边的景象也是真实的,它反映的是党引领群众奔向新时代过程中,通过新思想、新作为结出的丰硕成果。老宅历经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我感叹这个故事的同时,也让我更加坚信: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民生诉求与实现之间,只是时间问题,而结果根本是一种宿命!这个宿命带回了我们家儿时的梦想,加深了我们回归故里的决心,更重要的是,这个宿命使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憧憬,让我对小家庭的小爱升华为了对大家庭的大爱。
这一个多月来,我切身感受到了服务集团时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自我加压的紧迫感,紧密围绕地产集团的发展战略,全力协同,积极作为,主动担当:立足物业服务本业,精细作业,严格管理,视安全为生命线,同时,致力于不断创新,加紧外拓,密切关注地产行业意向服务项目、丰富线上平台运营项目、盘活存量、加紧社区招商......今年上海书展,我又获得了机会到我们光明地产与上海三联书店跨界联合打造的“光明·稻田里的书店”参观。书展的展期是有限的,但给我和同事带来的启迪是无限的:要跟上地产集团的发展转型战略,服务集团在定位上就不仅仅要做好服务底板,更要向“服务+”迈进,目光长远地对光明地产的品牌进行联动与支持!2021年的中国花卉博览会园区建设是光明集团投入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新的力作,服务集团前期已经承接了建设奠基仪式活动,接下来就是要充分发挥转型发展战略中“X”的无限想象与落地,面对未来主展区、拓展区、北部东平小镇及南部配套服务区组成的10平方公里的花博园区后运营,要看到市场需求,要提前规划如何满足需求,要从现在开始就为花博会后服务与运营蓄能,紧跟集团步伐,积极把握住机会,在转型发展上先行先试,这种先行先试亦将在服务集团已经启动的菜管家与悦生活的平台资源整合、 集聚“烟火味”的特色菜场打造、竹海岭上及未来的项目的管理与运营经验积累中无限传感。希望通过光明更加专业的服务与运营,带动对光明开发项目所在区域的功能开发与转型升级,带动光明体系的特产消费,最终实现光明服务的项目与所在区域经济的增值,真正将服务集团在大光明中的服务的底板和协同作用发挥出来,为持续强劲光明品牌的影响力贡献力量!服务集团以实际行动在不断诠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在践行”感恩于心、感动于行,打造中国一流物业服务商”的愿景,这一切都将是“光明筑亮新生活”的见证。有诗,有远方,今后,我愿意追随着这束光奔跑。
兜兜转转,我家和故里在光明重逢了,我想,这一定是新中国成立、上海解放、改革发展送给我们家与故里久别后最大的见面礼!伴随着光明地产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服务集团也必将助力新一轮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为我们所有人的生活升级带来更多惊喜!
我相信,我与光明之间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
(服务集团 陈玉娟)
关注光明地产微信,掌握最新动态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