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谊铸就辉煌——《农房印象》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4-11-18    返回


我轻轻的合上《农房印象》,心中却是沉沉的,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操盘实例”、一件件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历历在目。《农房印象》是继《农房故事》、《农房传说》农房系列读物第三本读物,是一本汇聚农房人智慧和汗水的“记事本”。

封面是泛着微微黄色的乳白,朴实却又不失质感,就像农房的产品:虽然造的是老百姓们买的起的房子,却又是经得起千万人观摩的“优质工程”,白玉兰优质工程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奖、鲁班奖……这一些数不胜数的荣誉的背后,是所有农房人的智慧和努力,也是农房,作为一个上海本土的房地产开发商企业注重细节、各尽所能的必然成果。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媒体、农房人、业主等社会各方面对农房的赞赏。而对我而言,能作为一个农房人,也由衷的感到了无比的光荣。

 

媒体看农房

26年的历练,26年的风雨,造就了如今的农工商房产。在媒体人的眼中,她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房产界的新星。在矢志不渝为老百姓们造好房、早放心房的同时,坚持着产品精良、价格合理。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了上海的保障房建设。在2013年的上海航头保障房基地,农房·汇善佳苑又列为上海市保障房白玉兰奖工程观摩工地,全市2000多家建筑公司,近5000名专业人士前去观摩参观,农工商房产用自己的实力与责任感,给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

精耕上海,深耕长三角,辐射全国的企业战略,让媒体也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个房企的扎实与稳健。

    她“国有体制、市场机制”的独特优势广泛的受到了媒体的关注;仅2013年至2014年短短的一年时间,农房就已被报纸和各大网络报道、转载了近200次。

 

农房人看农房

从农场到中国房地产企业50强,一路相伴的是农房的员工们。“情”是农房员工们口中常常提到的词,“强企富员”又是企业给员工们回馈。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以诚相待”情谊,让农房有了一个优秀的大集体。其中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每个农房人都具有着团结一致的精神,明确一个共同的目标,将个人的力量有机凝聚在了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真正做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公司的每一个员工在工作的时间,都充满着活力与韧劲,他们将自己与公司融为了一体,踏着永不停止追求的步伐,让农房在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农房也注重对员工“情谊”的培养,2013年的冬天,各单位的志愿者将农房的温暖送到了甘肃贫困山区,一个个温暖包给孩子们带来了冬日的温暖,而农房人则从孩子们的一双双期待的眼神中,感受到了他们手捧温暖包时的满足。“尽管发现自己能改变的真不多,但能为公益贡献一丝微薄的力量也算欣慰。”

掌声、汗水、欢笑、交相辉映,这就是农房人造就的农房大集体。

 

业主看农房

从中原小区到农房·西郊半岛,农房给业主们带来的是触手可及的幸福。身处高房价时代,农房为民思考,为民谋利,一位农房·风景城邦的业主说过:“农工商房产,让社会多了一些‘日光盘’,少了一些‘月光族’”。农房的专业团队,潜心研究老百姓的需求,结合光明食品集团旗下众多品牌的“光明邻里中心”,给业主们带来了更多的健康生活。

物业是小区的灵魂,在关键时刻施以援手,会如春风送暖,让业主备感安全和欣喜,2013年的7月,新泾四村的业主来了一封这样的表扬信:“正是因为赵师傅的热情相助,让家中年迈的老母亲,在脚部手术过后上下楼梯毫无障碍,我为新泾四村小区有这样的好物业和好员工而骄傲,居住在这个小区是自己的幸福。”

用心、用情,正是“厚德载物、惟精惟勤;家园即道,信守一生”最有力的证明。

 

胡轶菲.jpg(胡轶菲)

关注光明地产微信,掌握最新动态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