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鸣在对农房集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制度加科技”风险防控机制专项检查时强调

     发布时间:2015-04-02    返回







黄克铨首先代表农房集团向专项检查组汇报了农房集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制度加科技”风险防控机制的总体情况。吴智荣就农房集团大额资金的管理、大宗材料采购和干部人事任免等情况作补充发言。毛孟梅、董文俊、刘权平和财务部、监察审计部负责人分别就集团干部人事管理、项目投资决策程序、集约采购和公开招投标程序、财务和资金管理、内控制度和全面审计等工作作了详尽汇报。
检查组听取情况后,仔细检查了农房集团在投资决策、资产管理、工程施工和大宗材料采购、经济运营风险防范、干部人事任免、职工素质教育等文件资料。随后,检查组成员分别结合各自条线对农房集团目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制度加科技”风险防控机制上的工作进行了点评。
张大鸣在总结讲话时说,此次专项检查是进一步提升光明食品集团规范化管理水平的需要,更是为迎接市巡视组巡视和市国资委检查夯实基础。他充分肯定农房集团目前在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制度加科技”风险防控机制上所做的工作。一是制度体系比较健全。尤其“三重一大”制度比较齐全完备。二是做事比较规范。无论是检查组听到的,还是看到的,都表明农房集团在“三重一大”决策上有制度、有程序。大宗材料采购有一套完整的招投标体系、大额资金使用上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控,干部人事任免坚持公开透明。三是农房集团的“三重一大”工作,留下了工作过程的痕迹。有记录、有过程、有结果。四是注重信息化支撑,强化“制度+科技”。农房集团在风险管控的关键环节建立了信息化系统,如OA系统、EHR系统、ERP系统。通过信息化支撑,实现了网上留痕。四是注重警示教育和全面审计。制定内控培训手册,加强对项目的全面审计,建立项目评估体系等。
同时,张大鸣对农房集团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制度加科技”风险防控机制上指出了三点不足。一是对目前所作的工作缺乏全面的评价。做了什么、做得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都要认真总结、归纳、提炼,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二是要形成一份整个农房集团综合自查报告,报告重点是“三重一大”,特别在规范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上要认真自查,提出整改方向和措施。三是“制度加科技”要形成系统性的报告。特别是农房集团整个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
张大鸣对农房集团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三重一大”制度监督和经常性评估检查。要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要强化集体决策,严防重大事项“一把手”说了算,少数人说了算。要确保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落实到位,相互推进。二是要进一步落实执行、监督、问责制度。要强化制度的执行,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要注重后评估,规范决策行为,要加大问责力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三是进一步深化“制度加科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要依靠科技,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信息化体系,建立健全网上实时、全程、公开的监督过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是要针对这次检查出的问题,认真梳理经营运行中的问题,特别要把易发生问题的风险点纳入风险防控体系中。要不断完善和建立制度,提升管理水平,要确保权力运行“取予有节”。建立健全公开透明、网上留痕、全程受控的风险防控体系。五是要加强财务管理。对资金链的控制要更有力,要进一步降低负债率,控制负债规模。要高度关注资金成本、融资成本、项目成本、建设成本、人力成本等。
张大鸣最后说,今年农房集团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希望农房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咬定目标不放松,实现农房集团平稳健康发展。
吴智荣说,十分感谢检查组提出的中肯意见,并表示将立即研究落实这次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一定会按照光明食品集团的要求和上市公司的标准,认真加以整改。农房集团也将通过此次检查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提升企业经营决策和风险管控水平,更加注重“三重一大”和“制度加科技”的长效机制建设。(施裕文、沈芳菲摄)

关注光明地产微信,掌握最新动态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